一场朗诵比赛,可以有怎样的深刻意义?对希望中文学校而言,它不仅是赛场上的比拼,更是一次凝聚人心、携手同行的文化共振。2025年5月10日,希望中文学校举办的“希望杯”朗诵比赛决赛如约而至。这个赛事,从初赛到决赛历时数月,跨越多个校区,凝聚了无数师生、家长与志愿者的心血。这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段属于“希望人”的温暖记忆,是“希望人”团结凝聚的彰显。
这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希望七个校区近180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各校区内部选拔推荐,有60余名学生受邀参加5月10日在马里兰州丘吉尔高中举行的决赛。为了迎接这一重大赛事,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自信站上舞台,各个校区的管理团队都在背后默默付出,勾画出一幅幅温暖的协作画面。
盖城校区:从“组织有序”到“人人参与” 。盖城校区是本次活动最早开始筹备的校区之一。从最初的报名动员,到后期的集中培训,学校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全力投入,老师与家长们通力协作,成功组织了校内预赛,选送优秀学生备战总校决赛。在校内预赛期间,盖城的老师们帮助学生打造细节,家长们也自发陪练。预赛非常成功,促进了家长的参与和校内的团结,造就了家校一心的氛围,其中盖城校长赵学智和教务长奉英老师功不可没。
波城校区:多元包容,文化认同的桥梁。波城校区的参赛阵容格外特别,不仅有从大陆新来的小留学生,还有不少非华裔家庭的孩子参与。这些非华裔学生的普通话或许不够标准,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却格外真挚。他们用不甚流利却饱含深情的声音或朗诵或讲述,字字用心,句句动情,让人动容。波城的家长们深知,这不仅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在语言中进行文化交流,打开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此外,波城校区还承担了本次决赛的承办任务。为了让整个赛事顺畅无忧,波城义工们做到了“事无巨细、尽善尽美”。从场地租赁、设备调试到会场布置,甚至连决赛当天的饮水、指示牌、签到台布置,波城徐砺新校长和他的志愿者团队都是一遍遍细致打磨,为决赛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
西城校区:人多心齐,稳中有序。作为本次参赛人数最多的校区,西城校区承受了巨大的组织与协调压力。为此,西城校区领导团队投入了大量心血。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充分指导,西城特意分批次、分梯度安排了两场大型集训,聘请资深朗诵艺术家高川老师指点培训,亲自示范,逐一点评。有些同学为了表现最好的水平,同样的一段稿子,可能会被反复打磨十几次,直到字正腔圆、情感到位。正是这份认真与执着,让西城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朗诵,更学会了坚持与专注。
赫城、泰城与在线校区:虽远亦同行,虽少亦精彩。在线校区的孩子们虽无法面对面集训,但师生们依然克服困难,利用视频会议反复打磨作品。赫城、泰城校区虽然参赛人数不多,却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积极参加总校提供的线上集训,并且通过校区间的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因为大家深知,希望杯从来不是“某一个校区的舞台”,而是“每一个家庭的课堂”。
”希望杯”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回望整个赛事,从校区动员、学生初赛,到决赛安排、赛程设置,离不开每一位“希望人”的默默付出。从赛事统筹到现场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希望人”的心血。希望总教务长赵永革、比赛总裁判长孙旸、秘书长何洁,从初赛规则制定到决赛流程安排,几乎事必躬亲,确保每一个细节万无一失。理事长刘胜更是亲自协调礼品卡、奖状等物资,确保每位获奖同学都能满载而归。
决赛当天,波城、盖城、西城、赫城、泰城、在线等校区的校长与教务长齐聚一堂,现场担当志愿者,大家不是为了“比个高下”,而是为了共同守护这场属于孩子们的文化盛宴。这份跨校区、跨背景的携手合作,正是“希望”最宝贵的财富。三位评委老师:高川、李珊英、陈鑫,坚守在评委席上,连续不间断工作3个多小时,评分认真负责,只为公平公正地评估每一位选手的表现。除了三位评委老师,当天参加比赛的现场工作人员还有:赵永革、孙旸、何洁、徐砺新、赵学智、张群、赵宝献、苏莉娟、沈雅芬、奉英、李文玲、金菊、钱敏,他们的工作为整个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还有波城副理事长成军军,他用镜头记录下了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与家长们温暖的笑容。盖城热心家长寿培舜也为“希望杯”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忆。
当天,各校区参加决赛的选手们表现都非常出色,可圈可点。幼儿组的孩子们稚气十足,萌态可掬;少儿组的同学们讲述故事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少年组选手声情并茂,情感充沛;青少组的同学们大气稳重,气势磅礴。非华裔组选手虽在语言流畅度或标准发音上尚有不足,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荣获非华裔组第一名的何朗月同学,朗诵了自己母亲原创作品:“我有两个梦,一个是ABC,一个是竖撇捺。。。”,以真挚质朴的语言讲述了非华裔家庭对于中文学习的坚持与情怀,激起了全场共鸣。此外,刚来美国不久的小留学生组选手赵子萱,凭借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诵,生动展现了中华语言的独特魅力。令人欣喜的是,本次比赛中有不少同学选择了古诗词作为朗诵作品,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韵味。刘轩同学的《满江红》铿锵有力、慷慨激昂;邓睿莎同学演绎的《木兰辞》从容大气、情感饱满;非华裔组选手强竹涵同学的《蒹葭》则婉约清新、余韵悠长。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不仅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更充分展现了希望中文学校在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上的丰硕成果。
幼儿组曾苒苒同学朗诵《小蝌蚪找妈妈》
青少组徐慧琳同学朗诵《我喜欢出发》
非华裔组强竹涵同学朗诵《蒹葭》
非华裔组艾小容同学朗诵《狼和小羊》
非华裔组小米哥表演《小弟和小猫》
全体参赛学生合影
“希望杯“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朗诵中亲近语言、理解文化、建立自信。在外部赛事的激烈竞争中,“希望”以团结的姿态,塑造着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与文化自觉。也正因如此,这场赛事从来不仅仅属于舞台上的选手,更属于每一位默默付出的老师、家长与志愿者。每一位参赛的学生,都是“希望”的骄傲;每一个付出的家庭,都是“希望”最美的风景。奖项只是结果,而过程中的每一份付出,才是真正属于“希望”的荣誉。
从“比赛”到“共鸣”,是“希望”不变的初心。愿未来,每一场“希望杯”都能成为一次心灵的聚会,让语言成为纽带,让文化成为力量,让“希望”这两个字,继续温暖更多的孩子与家庭。团结共荣,永远是“希望”最动人的声音。
2025年“希望杯“获奖名单
幼儿组
一等奖:黄一诺
二等奖:陈薇娅、徐梓凯
三等奖:陈索菲、赵亦阳、曾苒苒
优胜奖:张懿淼、陈华丹
优秀奖:邵心怡、吕舒宇、侯嘉民、寿皓辰、侯皓民、李知行
少儿组
一等奖:张钰菡
二等奖:杨天瑞、尹万宜
三等奖:尹万佳、张柏杨、张以恒
优胜奖:侯欣妤、王思齐
优秀奖:管荣熙、金孜优、陈荣昊、钟若妍、张旦、傅梓杭、胡铱航
少年组
一等奖:刘轩
二等奖:梁博雅
三等奖:蔡欣妍、张米娅
优胜奖:邓睿莎、彭紫墨
优秀奖:陈瀚哲、杜若涵、陈轩瑶、魏子木、梁加昱
青少组
一等奖:陈冰雨
二等奖:徐慧琳
三等奖:付天巧
优胜奖:齐乐乐、王琦嫒
优秀奖:徐诺、姚静薇、吴昊旻
非华裔组
一等奖:何朗月 Luna Stimpson
二等奖:俞梓昀 Kayli Mahoney
三等奖:喻博轩 Wesley Thach、小米哥 Jerry Otte
优胜奖:艾小容 Jodi Abanulo、柯俊杰 Nathan Creed
优秀奖:强竹涵 Julia Pitt、蔡一菲 Evelyn Thai、徐天恩 Isabella Olvesen、易敏敏 Alicia Yee、薛丽丽 Lily、谢慧慧 Aliana Yee
留学生组
优胜奖:赵子萱
幼儿组一等奖 黄一诺同学《小弟和小猫》
少儿组一等奖 张钰菡同学 《大写的中国》
少年组一等奖 刘轩同学 《满江红》
青少组一等奖 陈冰雨同学 《中国的春天》
非华裔组一等奖 何朗月 Luna Stimpson 《我有两个梦》
希望中文学校网站:https://www.hopechineseschool.org,欢迎关注,加入希望!
希望中文学校文宣部 撰稿:陈鑫、赵永革 摄影:成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