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缘巧合,我走进了希望中文学校西城校区,开始了在美国的教学生涯。又激动又兴奋!因为我有了重新捧起教科书的机会,而且还是站在异国他乡的学校讲台上。 美国的小学课堂是怎样的?老师怎么教?孩子怎么学?……在满满的好奇和期待中,我终于踏进了校园。
金秋九月,迎来了开学季。教学大楼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班上有十五个孩子。走进教室,看到的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我好像又回到了熟悉的课堂。我笑着向小朋友问好,并开始介绍自己。孩子们叽里呱啦的朝我说起英语来,我情急之下说:“刘老师是教大家中文的,以后小朋友看到我都要说中文哦。好,我们上课……”
第一课的教学开始按照自己的备课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的中文听力、模仿能力和交流能力真没我想象的那样糟糕。虽然他们说起中文来带着洋腔洋调,但对能开口说大胆说的,我一定是笑着竖个大拇指,表扬一下的。
颠覆了固有的想法
课间休息,我和孩子父母聊了起来。原来华人家庭是特别重视孩子学习的,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一点儿不比国内孩子学得少。不同的是这里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学业负担,课余生活都在培养爱好发展特长。其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中文的语言环境,基本上是华人家庭普遍的共识。有父母说,孩子在家不肯说中文,觉得学中文难,还没有用武之地,他们的哥哥姐姐都曾被逼到中文学校,哪怕一周上一次课,父母也觉得是耳闻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了……原来中文学校在海外文化市场竞争中生存不易啊!
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
中文学校课堂教学的环境非常朴素,一本书一支笔,加上一台播放机,这样的课堂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先得研究好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我发现马丽平一年级教材中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儿歌,我就采用配乐或加上动作在创设的情景中学。比如《小小的船》一课,我从网上找到一首匹配的歌谣,上课时,带着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他们开开心心地就把儿歌记住了。《小蝌蚪》一课,我用自己画的图片卡结合在儿歌中,让孩子用图片卡摆放出蝌蚪成长过程,孩子们争先恐后要上台摆一摆,学习语文中还进行了科普。
第三单元以篇的形式出现了短文。识字量和阅读量明显加大,课文内容如果不进行有效整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其他的学习任务。必须挖掘文本,寻找有效途径。在备《种鱼》课时,全文有三个自然段,我发现第一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基本相同,句式都是“谁在哪里干什么,到了秋天,谁收到了很多什么。”我采用填空形式,充分利用句式,把这两段捏在一起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省出的时间就能多形式地读课文,写生字,拓展阅读也有时间能多读几遍了。
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我发现课堂一样有欢声笑语,孩子们一样学有所得。
发现与思考
在熟悉和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马立平一年级语文教材能尊重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选取的儿歌或短文也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体现了编者的细心和用心。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或许是编者有意而为之,但因在序中没有相关说明,所以抛砖引玉,也以此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教材每课课后最多会有八个字要求书写,这些字作为会认会读会写会默的“四会”字,一定是精挑细选的结果。然而,孩子们说“这个字已经写过了”,让我关注到小小田字格里的生字教学。我翻阅了本册所有课文,前后找到有七个生字在不同的课文里都分别重复出现了两次,它们是:生、里、花、飞、去、水、到。为什么要重复学习并书写这七个字,它们可能占用了孩子们学更多生字的时空,令人不解。
教材中的 “字和画”是很受孩子们喜欢的学习内容。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图文对照,特别直观,容易接受。特别是有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字和画”,教学就更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了。比如:第六课《小小的船》的“字和画”就设计的很好,儿歌写的是月亮,“字和画”中就学“日”“月”“水”“火”,教学时老师按照天上有“日月”地上有“水火”的顺序整合,教学内容上下连贯和一致,上起课来有一气呵成的痛快。对学生而言,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拓展想象和思维能力。这样的好编排还有第七课《一头牛》等。相比较之下,比如第二课《镜子》,后续的“字和画”就显得和课文内容不相干,有些突兀了。比如第四课《画》,如果也能配上“字和画”就更好了。
同样,“读词读句”环节也让人有生搬硬套的感觉。如果这些词句的巩固练习也能基于文本内容进行拓展,避免单调的反复,增强趣味,我想孩子们会更爱读。
把小事做好
为了提高孩子们课堂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除了研究教材备好课,我还坚持把这三件小事做好:
一是作业。我总会在孩子们单双册作业簿上对写得认真的或写得规范的字旁打上一颗⭐。每次孩子们拿到簿子,都饶有兴趣地数着自己簿子里得了几颗⭐。数星星,不仅是孩子们,也是我的开心时刻。
二是听写。每一课学完,下一节课就会有听写检查。刚开始,完成听写后,我总会收齐簿子马上上课,批改和反馈放在下次课前做就行了。后来,我打破了这个惯例,而是在课前花上几分钟时间,把刚听写的字在白板上一个个写给大家核对。可以请孩子写,也可以老师自己写。孩子们一会儿屏气凝神,一会儿欢呼雀跃,反映了及时反馈的有效性。
三是邮件。每节课后,我一定给家长发封邮件。内容有对本课重难点的分析把握,有针对课堂孩子的表现提出建议,有对课后作业的要求和网上作业的评价反馈,有对下一次课前准备事宜的提醒,更有对孩子坚持学习的肯定和激励。 这三件事说不上非做不可,但我愿意去做,并在坚持中乐此不疲。
加油,为了更好的出发
11月,希望中文学校向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去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进修学习机会,我报名参加了由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组织的2017年秋季教学研讨会。虽然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全日制专职教师,但让我感受到的是海外中华教育界对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执著和坚守。
教师要充电学习和培训,只要抓住和自己有空余时间相吻合的学习机会就行。学校经常会有学习信息发布告知给老师们,老师们可以在家上网在线听专家或学者近两小时的讲座,也可以驱车前往现场做一天的聆听学习。培训内容有交流教学经验的,有分享研究成果的,有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等等。学习中,台上台下互动,有提问解答,有邀请发言。现场会间还有点心、午餐、茶水咖啡,难怪气氛那么轻松和谐呢。
追问
要说中美教学有什么不同,我说说自己教学的感受,纯属个人的见解。中美毕竟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育人目标不同,考试制度不同,教材设置就不同,教学的达成目标和教学要求自然就大相径庭。
从教材看。国内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中,先是拼音教学,然后才是以儿歌和短文为主的学习材料。其中,语言文字训练一直贯穿教材的始终。除了每课课后都有小部分听说读写训练,每一单元结束还有“语文园地”之类的有针对性的集中练习。这些训练循序渐进地扎根在每周9-10个课时中。所以老师要想方设法将训练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在训练中学会方法,举一反三。
马立平一年级语文教材也有字词训练,它以网上练习的方式出现,孩子们用课余时间在家完成。老师可以通过“网上教室”去了解每个学生的识字和朗读情况,可以点评反馈。如果幸运的话,孩子可能会在完成作业的当天看到老师的评价,也有可能在几天后才能看到,因为老师只要在下节新课前完成评价就行。当然孩子也可能会把作业在上课当天完成,也可能在几天后完成,同样的,只要在下节课前完成就好。这样的时间跨度,给作业的时效性打了折,最关键的是孩子学习的热情也打了折。这也许就是一周一节中文课的无奈之处吧!
从教师看。在国内老师备课基本都有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共享电子课件,还有ABC式教案设计可供选择……课堂上的电子白板已经代替了传统黑板,不仅能当电脑操作,还能同屏投影和书写。加上校内外教研活动、教学比武或展示等活动,教师可用的教学资源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但换个角度看,教师受到的制约和捆绑也会更多。加上老师还有各种检查考核压力,让他们开始不堪重负了。相比较起来,这里的课堂环境就显得安静、朴素、自由、宽松多了。当然,我不了解美国全日制老师的工作状态,不敢妄言。
从孩子看。国内的孩子们学习中文障碍小很多,他们从小听的说的看的写的都是越来越熟悉的中文。所以一年级的孩子除了借助拼音和查字典的方法开始独立识字,还对词句的理解、情感的表达和感悟有了初步认识。阅读和写话,也逐步成为他们语言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 而出身在美国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对中文学习是零起步,课堂上,老师帮助他们能够正确流利地把儿歌短文读下来,课后孩子们能够独立朗读,就已经很棒了。另外,学写汉字对美国孩子显得尤为艰难。他们对越来越复杂的汉字书写和记忆都会有畏难情绪,感到难度大,不好记也不好写。所以,写字教学需要老师动脑筋想办法,让孩子们有兴趣了解汉字的书写特点和规律。同样,要掌握中文的表达方式和语感,更需要师生共同去用心和用情。
总之,中美教学的不同还有很多,在此不可能一一赘述。没有褒贬好坏,一切存在也许都会有自己的理由,就如万物生长都有适合自己的土壤。
感念,温暖如春
在希望我如沐春风,
因为这里有一支无私奉献、服务为先的领导团队,他们用今天的汗水打造明天的希望之星。
因为这里有一批为弘扬中华文化孜孜不倦的工作者和传播者。我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自豪!
因为这里有一群尊重、信任和支持我的家长朋友。
因为这里还有我喜欢的小朋友们。